三年级写包粽子的过程作文
在平日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里,大家都写过作文吧,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、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。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写包粽子的过程作文(通用5篇)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三年级写包粽子的过程作文1
今天艳阳高照,阳光灿烂。我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儿,我跟随着香味,来到了妈妈的身旁。
原来妈妈在包粽子。粽子的形状各异:又长圆筒形的,有又长又细的.,有的胖墩墩的……不一会儿,一个个古里古怪的粽子从妈妈手中产生了。看着这些有趣的粽子,我怀着好奇心专心致志地包了起来。我先把三张叶子折起来,再把米放进去,然后用手压一压。再放一块肉,把米往肉上盖,再用手压一压。最后把叶子包起来,再用线捆好。就这样,一个个完美的粽子就诞生了。
端午节不是要吃粽子的吗?我为自己回包粽子而感到高兴,为端午节的到来感到开心!
三年级写包粽子的过程作文2
在我的食品集里,我最喜欢的就是粽子了。往年都是买现成的吃,今年端午节我要自己来包粽子啦。
一大早,我和妈妈就到市场买材料:芦叶,糯米,猪肉接着我们就赶忙去奶奶家包粽子了。
一进奶奶家,我就飞奔到厨房准备第一次包粽子。奶奶拿着芦叶:和和,端午节为什么我们要包粽子呀?我高声道:我知道,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奶奶笑着说:我们开始包粽子吧。包这个粽子,我们得先搞清楚正反面。光滑的那面就是正面,粗糙的那面就是反面。我顿时明白了点。接着奶奶把芦叶卷成一个圆锥,然后再往里面放米。我也照着做,果真样子出来了。最后是封口,但是米像调皮的小孩老是从漏斗里露出来,不管我怎么试都没有成功,我越做越泄气。
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:下面我们来做帐门粽吧!我一听到帐门粽这三个字:帐门粽是什么呢?奶奶拿起一片芦叶:帐门粽是用来喂蚊子的。我脱口而出:蚊子吃了粽子就不会叮人了呀,真是好办法。奶奶用手指夹起芦叶根部,卷起一个小圆锥,绕过来做一个对称的圆锥,然后用芦叶的另一头插入圆锥收紧,这样半个帐门粽就做好。再按同样的方法做另一半,接着把两半都装满米,这回米宝宝们一点也没跟我作对,最后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用第三片芦叶把这两半合起来,这样就做好。
就这样,我一口气包了五个帐门粽,奶奶夸我:真是熟能生巧,越包越好了。粽子下锅时,我守在厨房,一会儿,一股清香就装满了整个厨房。
三年级写包粽子的过程作文3
快到瑞五节了,我们家提前包粽子。
我陪妈妈去菜场,买包粽子用的材料:花生、香菇、猪肉、糯米、粽叶、咸蛋黄、线。
一回到家,我们先把粽叶用水洗干净,然后再放入水中煮一下。妈妈把糯米、猪肉、花生、香菇等用酱油搅拌在一起。
我们开始包粽子了,妈妈用三片粽叶并排放在一起,在尾部打起漏斗的形状,把搅拌好的东西放在里面。再用上盖的粽叶把米盖住,顺着漏斗的形状,一个三角粽就包好了,最后用线把它捆住。好漂亮啊!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,用三张粽叶放在手心里,把里面全部包上肉,但是,我怎么弄都不好,不是米跑出来,就是太松了。慢慢地,我找到的要点,最后,我包了一个很漂亮的粽子。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,虽然它是方型的,可是我一样很开心。
三年级写包粽子的过程作文4
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,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,也为了庆祝龙的节日,我们要包粽子、赛龙舟……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包粽子了。今天,郑涵予妈妈来学校教我们包粽子。
阿姨告诉我们包粽子用的叶子可以是麻竹叶、桂竹叶、月桃叶、芭蕉叶、芦苇叶、荷叶……只见阿姨先把棕叶和棕绳浸在温水里洗,说这样可以让棕叶和棕绳变得柔软更好包,糯米不容易掉出来。开始包粽子喽!阿姨先用两片棕叶熟练地卷成一个锥形的漏斗的样子。再装进糯米,还告诉我们糯米不要装得太满,不然容易洒。装完糯米后用手掸掸,让糯米不会洒出来。然后折好,最后用棕绳绑紧。一个香喷喷的粽子就包完了!
包粽子真有趣,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,还让我懂得了做事要细心。只要有诚心,再难的事也会迎刃而解!
三年级写包粽子的过程作文5
端午节那天,我、妈妈和爸爸一起在我们的教室里包粽子,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,也是我第一次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。
一开始,我们都不会包,像一个“草脚”,正好,我对面同学的妈妈会包粽子,我爸爸就跟他们学,怎么样用粽叶做个容器;怎么样将米放进去;怎么样包起来;最后又是怎么样打结包紧。我们终于做了一个小粽子,看上去很丑,但我们很有成就感。再包粽子时,我们就很有感觉了,也比第一个包得好看多了。不知不觉我们一起包了十来个粽子。
我们带了战利品回到家,给爷爷奶奶一起分享我们包的粽子,虽然粽子不像买的那样好吃又好看,但这是我们第一次做的粽子,我们还是非常高兴,吃得津津有味。
版权声明
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,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文章仅供学习观摩,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@rediffmail.com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本文地址:http://www.15033.cn/xiaoxue/snjzw/2021-06-04 081818/465874.html